广哀 其四 (戊子)

报国詹公子,麾兵战不还。
空传云雾险(公驻兵云雾山),竟死大安关!
马忆长干瘦(公昔为南台),衣怀京兆斑(尊公旧京兆,就养陪京)。
西溪双血泪(予晤公于西湖,言国事,双眼流血),洒滴遍闽山(詹中丞月如兆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詹兆恒的抗清英雄。全诗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悲壮的爱国故事:

首联开门见山说詹公子为报效国家带兵作战,最终没能生还。这里"麾兵"指指挥军队,"战不还"三字直接点明壮烈牺牲的结局。

颔联具体写他的作战地点——云雾山和大安关。前句用"空传"二字暗示原本占据险要地势却未能取胜,后句"竟死"表达了对意外战败的痛惜。这两句像电影镜头般呈现了战场画面。

颈联转为温情回忆:说他曾骑着瘦马在南京任职("长干"指南京),穿着父亲(曾任京兆尹)留下的斑纹官服。通过马匹和衣服两个日常细节,展现了他孝子与官员的双重身份。

尾联最感人:诗人回忆与詹公子在西湖谈话时,对方谈及国事竟双眼流血。现在诗人的泪水就像詹公子当年一样,洒遍了福建的山川。这里用"双血泪"的夸张描写,凸显了亡国之痛。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
1. 按时间顺序从战死写到生前,最后回到当下哀悼
2. 通过"瘦马""斑衣"等生活化意象塑造人物
3. "血泪""洒滴"等强烈视觉意象传递悲愤
4. 每联都包含今昔对比,增强沧桑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场景和细节,让读者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者形象,感受到战争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的深刻悲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