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才子贾谊的遭遇,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诗的前四句说汉文帝本是个好皇帝,却为何抛弃贾谊这样的贤才?如果君臣志向不合,说再多话反而会招来灾祸。这里用大白话讲了一个职场道理:跟领导理念不合时,强行提建议反而会惹麻烦。
中间四句具体写贾谊的遭遇。他写了《治安策》等治国良策,却遭到权贵周勃、灌婴的排挤,被贬到长沙当个小官。诗人用"嗔"(生气)字生动表现了权贵们对贾谊的嫉妒。
最后四句转到贾谊旧宅的景象。千百年过去了,那口清冽的井水还在,仿佛贾谊的精神从未消失。这里用井水作比喻,说明真正的人才就像清泉,时间越久越显珍贵。
全诗用贾谊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才华的人常会遭遇挫折,但他们的精神会像清泉一样长存。诗人既批评了统治者不识人才,也赞美了贾谊坚守理想的气节,读来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