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扶啸台陟阆风崖自蓬壶径泛舟入钟鼓洞
高寒肆冥搜,幽异惬心赏。穷梯背樵苏,密径面筱簜。
睇后路既回,瞻前渚弥枉。缅辞苏门啸,重作剡溪访。
泉石匪自今,亭台已成曩。其镗异短闻,无射中奇响。
伟兹造化功,流形信无妄。津逮兴故超,神渊道斯广。
怀哉谢人寰,归与授吾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探险意味的山水之旅,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互动。
开篇"高寒肆冥搜"四句,用"高寒""幽异"等词营造出神秘氛围,像冒险者般在樵夫都不走的险径探索,面对茂密竹林,回头看来时路已隐没,前方水路曲折难辨,生动再现了探险的刺激感。
中间"缅辞苏门啸"六句,诗人联想到两位历史名人:孙登的苏门长啸和王徽之的雪夜访友,以此表达自己追求自由的心境。看到历经沧桑的泉石亭台,听到钟鼓洞中奇特的回响("其镗"形容钟声,"无射"指精妙音乐),感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造物主。
最后"津逮兴故超"四句是感悟升华:渡口小船承载着超脱的兴致,深渊般的潭水暗含天地大道。诗人决定告别尘世喧嚣,要把这份山水感悟分享给志同道合的朋友。"授吾党"的"授"字特别巧妙,暗示要把自然之美像礼物一样传递给他人。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山水纪录片:既有险峰探秘的实景拍摄,又有历史典故的画外音,最后以哲思旁白收尾。诗人用"密径面筱簜"这样的细节让你看见竹叶拂面,用"其镗异短闻"让你听见洞穴回声,最终传递出"真正的快乐在于发现自然之美并与人分享"的生活智慧。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