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游洞霄宫》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洞霄宫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青山九锁洞霄宫”点明了地点——洞霄宫,它被青山环绕,仿佛被九重锁链紧紧守护,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接下来的“真气澄鲜瑞雾浓”则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氛围,空气中弥漫着纯净的气息,瑞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扈圣千龄开蕊馆,擎天一柱削琼峰”这两句充满了神话色彩。作者想象洞霄宫是千年圣地的象征,仿佛有神灵庇护,而山峰则像一根擎天巨柱,直插云霄,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雄伟。
“丹崖不见凌云凤,翠峡惊看跃雪龙”这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的感受。丹崖之上虽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凤凰,但翠绿的峡谷中却仿佛有雪龙跃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景色更加生动,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惊叹。
最后两句“湔拂京华尘土累,冥鸿何处更求踪”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的渴望。他想要洗去京华尘土的烦扰,像鸿雁一样飞向远方,寻找真正的自由和归宿。这种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心灵净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洞霄宫的自然美景和神秘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胡榘
胡榘(1164-1224),江西庐陵人,宋抗金名臣胡铨之孙。淳熙十四年(1187),24岁的胡榘以监庆元比较务摄任(暂代)象山县令,监比较务是州衙监管各县酒务(当时酒类属国家专买)的职事官员。淳熙十五年,李孟传就任象山令,胡榘去职。可就在十四年秋,胡榘到象邑之西山(西谷)赏丹桂,赞叹之余,引发诗兴,写了一首《咏丹桂》,在宽阔的联想和想像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丹桂的风采。“象山县令诗咏象山花”成了一时传闻,此诗也不胫而走,被广泛传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