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咸阳古城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眼前实景:渭水向东流去,夕阳西沉,整个咸阳城笼罩在迷蒙秋色中。荒废的渡口烟雾弥漫,行人稀少,只有老柳树和空荡的城墙相伴,偶尔传来几声马嘶。这些"荒烟""衰柳""空城"的意象,共同营造出荒凉破败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历史沉思: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霸业,就像他烧毁各国史书的烈火,早已灰飞烟灭。残破的石碑上,模糊的文字还在诉说着往事。最讽刺的是,当年李斯临刑前想回东门遛狗的平凡愿望,如今连这个愿望都无处寻觅,只剩年复一年生长的野草。通过"牵犬"这个生活化细节,道出再辉煌的功业终将归于平凡。
全诗妙在将具体景物与抽象历史感慨自然融合,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破败的渡口、嘶鸣的老马、残缺的石碑自己说话。最后用"年年碧草"作结,暗示自然永恒而人事易逝,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