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斋观察属题李北海古诗十九首墨迹(丁酉)

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⑴。
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殊鸿鹄(善本‘鸣鹤’,俗本作‘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⑵。
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⑶。
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⑷。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
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
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为朋友徐进斋收藏的唐代书法家李邕(李北海)所写的《古诗十九首》墨迹题写的作品。全诗通过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对李邕书法的推崇。

1. 开篇比喻:诗人用"干将莫邪"(古代名剑)比喻李邕的书法无人能敌,说李邕自称其书法可与卢鸿(唐代隐士、书画家)相媲美。

2. 家学渊源:指出李邕的书法造诣源于家学,他们父子(李善、李邕)都精通《文选》(古代文学经典),并擅长书法。

3. 书法境界:用"鸣鹤"(高雅)与"鸿鹄"(平庸)对比,强调李邕书法的超凡脱俗。"香象追飞龙"比喻凡俗难以企及李邕的境界。

4. 珍稀程度:说李邕的真迹石刻已极为罕见,而这幅用朱栏麻纸书写的墨迹更是珍贵。

5. 书法理论:引用姜夔(尧章)的观点,认为行书最能体现真性情,不必过于工整。又引用班固(孟坚)的告诫,说过于狂放的书风会影响初学者。

6. 艺术特色:细看李邕的字,既有骏马般的飘逸,又超凡脱俗,常人难以模仿。何绍基(道州猿叟)主张端正的书法,却唯独推崇李邕(江夏指李邕)。

7. 个人感悟:诗人坦言自己过去怀疑古人的评价,认为除了颜真卿、柳公权,其他书法家都不足观。但现在明白,无论是重视姿态还是骨力,都难免有争议,而这幅李邕的墨迹确实是千金难买的珍宝。

全诗通过对李邕书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既有对传统的尊重,又有独到的艺术见解。诗中运用大量比喻和典故,但都服务于表达对李邕书法的推崇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