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西明山

崖登渺奇兴,况喜故人同。
石路寒山里,溪流万木中。
幽花晴泫露,高树晚多风。
劳思何能洗,清尊幸不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西明山的闲适之乐,通过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传递出超脱尘俗的悠然心境。

首联"崖登渺奇兴,况喜故人同"直抒胸臆:攀登险峻山崖已令人兴致盎然,更有知心好友相伴,喜悦倍增。一个"况"字巧妙递进,将自然之乐与友情之乐融为一体。

中间两联宛如四幅山水小品:"石路寒山里"是苍劲的山径特写,"溪流万木中"是流动的森林溪水;"幽花晴泫露"捕捉到沾露野花在阳光下闪烁的瞬间,"高树晚多风"则记录下暮色中树梢的风语。这些画面既有空间上的高低错落(石路-溪流,幽花-高树),又有时间上的晨昏变化(晴日-晚风),共同构成立体的山游图卷。

尾联笔锋一转:"劳思何能洗"道出尘世烦忧,但随即以"清尊幸不空"化解——幸好杯中酒满,可与知己共酌消愁。这种从"愁"到"解"的情绪转折,正展现了古人寄情山水、把酒言欢的生活智慧。

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镜头,既有广角的山林全景,又有微距的花露特写,最后定格在举杯对饮的温馨画面。诗人通过这种"以景消愁"的典型文人雅趣,让我们感受到:再多的烦恼,也会在好友相伴、美景当前时烟消云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