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感

閒花閒月免萦神,且乐明朝到手春。
前日柳浪亭上客,今来留得几多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里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前两句"閒花閒月免萦神,且乐明朝到手春"是说:别为那些无关紧要的花月分神了,先高兴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吧。这里用"閒花閒月"比喻生活中琐碎的烦恼,而"到手春"则形象地描绘出新春触手可及的喜悦。

后两句笔锋一转:"前日柳浪亭上客,今来留得几多人"。诗人想起从前在柳浪亭相聚的朋友,如今除夕夜还能剩下几人相伴呢?通过"柳浪亭"这个具体地点,带出对往昔友情的追忆,而"今来留得几多人"的疑问,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淡淡感伤。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我们都有过的体验——辞旧迎新时,既会为新年到来而欢喜,又会为岁月流逝、故人难聚而惆怅。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让这首诗虽然写于古代,却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