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蜀道士琴歌
至道不可见,正声难得闻。忽逢羽客抱绿绮,
西别峨嵋峰顶云。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
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愤声高,怨声咽,
屈原叫天两妃绝。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
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有如驱逐太古来,
邪淫辟荡贞心开。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
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从朝至暮听不足,
相将直说瀛洲宿。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
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抱琴却上瀛洲去,
一片白云千万峰。
西别峨嵋峰顶云。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
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愤声高,怨声咽,
屈原叫天两妃绝。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
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有如驱逐太古来,
邪淫辟荡贞心开。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
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从朝至暮听不足,
相将直说瀛洲宿。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
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抱琴却上瀛洲去,
一片白云千万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古琴演奏,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音乐带来的超凡体验和深刻感悟。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琴声的魔力(前16句)
诗人用一连串精彩的比喻描写琴声变化:开始时像珍珠落玉盘般清脆,突然又变成劈裂山崖的奔泉。琴声时而愤慨高亢(如屈原问天),时而哀怨呜咽(如湘妃哭泣),还能模拟鸟鸣(雉鸡、仙鹤、水鸟)的悲喜。这些声音让听者神魂飞入云端,心灵沉入秋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
2. 音乐的教化(中间6句)
琴声不仅是娱乐,更有教化力量。它比语言更能传递忠孝之道,通过音调变化(忽而舒朗忽而凄惨)让人领悟人生真谛。诗人听得入迷,从早到晚都嫌不够,甚至想跟着琴师去仙岛继续聆听。
3. 仙踪难再(最后6句)
夜深琴停时,窗外雪打竹叶的声音更显寂寥。诗人感慨这样的仙乐难得一遇,琴师终将带着古琴隐入云雾缭绕的仙山,留下无尽的回味。
这首诗最妙的是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画面:用"苍崖迸泉"形容激昂的旋律,用"双鹤离群"表现忧伤的曲调。通过屈原、湘妃等典故,说明琴声能传达复杂情感。最后"白云千万峰"的结尾,既写实又象征,余韵悠长。全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能净化心灵,带来超越日常的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