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堆雪为小山作歌示虞升
长安蚤春雪一尺,紫陌泥深马蹄没。
骄阳不出浮云阴,惟有饥乌啼最剧。
玉遮主人本爱山,偶然堆雪临柴关。
孤峦窈窕众壑邃,何异楞伽邓尉间。
主人爱山兼爱客,相对不妨浮大白。
桦烛未跋酒未阑,雪山玉山共欹仄。
骄阳不出浮云阴,惟有饥乌啼最剧。
玉遮主人本爱山,偶然堆雪临柴关。
孤峦窈窕众壑邃,何异楞伽邓尉间。
主人爱山兼爱客,相对不妨浮大白。
桦烛未跋酒未阑,雪山玉山共欹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雪景中的闲适生活画面,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开头四句写长安早春大雪的场景:积雪一尺厚,街道泥泞得连马蹄都陷进去了。太阳躲在云层后不出来,只有饥饿的乌鸦叫得特别凄厉。这里用"马蹄没"和"饥乌啼"两个细节,生动表现出雪后城市的萧条景象。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写主人堆雪为山的雅兴:这位住在"玉遮"(可能是雅号或住所名)的主人本就爱山,现在在柴门前堆起雪造小山。雪堆成的山峰幽深秀丽,沟壑深邃,简直和苏州的名山楞伽山、邓尉山一样美。这里用"偶然"二字显得很自然,把文人雅士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写主客对饮的欢乐场景:主人既爱山又好客,和客人对着雪景畅饮美酒。桦木做的蜡烛还没烧完,酒宴还没结束,醉眼朦胧中,眼前的雪山和醉倒的"玉山"(指人)都东倒西歪了。结尾"雪山玉山共欹仄"的描写特别妙,把雪景、醉态融为一体,既形象又有趣。
全诗最精彩的是最后这个画面:主客对饮至醉,看出去连雪山都在摇晃,既写出了饮酒的尽兴,又暗合"看山不是山"的醉态,充满幽默感。诗人通过堆雪、赏景、饮酒这些生活小事,展现了文人雅士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