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五

磨盘山下路,曲曲近水隈。浮沙没车辙,马缓扬鞭催。

人家临涧外,旅店巷口开。游倦趁早宿,解装入门来。

院僻杂草芥,榻垢腻尘灰。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

小立石阶下,斗杓暗转魁。秋声听不尽,落叶下荒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深秋傍晚赶路投宿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疲惫与秋日的萧瑟。

开篇用"磨盘山下路"直接把我们带到蜿蜒的山路上,车轮陷进沙土、马儿走得慢的细节,让人仿佛听见车轱辘的吱呀声和赶马人的吆喝声。路过涧边的人家时,巷口的旅店亮着温暖的灯光,这个画面就像电影镜头,从荒凉山路突然切换到人间烟火。

住进旅店后却发现环境简陋:院子里杂草丛生,床榻上积着灰尘。这里用"腻"字形容灰尘的厚重,比直接说"很多灰尘"更形象。睡不着觉的旅人不断剪灯芯的动作,透露出他辗转反侧的状态。

最后站在石阶上看夜空的场景最美:北斗七星悄悄转动方向,沙沙的落叶声在空旷的台阶上回响。这里"斗杓暗转魁"用北斗星斗柄的移动暗示时间流逝,"秋声"和"落叶"则把看不见的秋风化作听得见的声音,让整首诗在寂静中带着动人的韵律。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山路跋涉到旅店投宿,从烦躁难眠到静观夜景,每个画面都真实可感。最妙的是结尾处,疲惫的旅人和飘落的落叶形成呼应,那种孤独又释然的心境,正是每个远行人都体会过的时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