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 其三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约堂兄登高却未等到人时写的,字里行间透着遗憾和自嘲。

前两句用了个典故:把自家堂兄比作东晋才子谢灵运(小名"客儿"),说这位有才的兄长也像谢灵运一样租住在秦淮河边。这里既夸了堂兄的文采,又带着点对现实境遇的调侃——才子也得租房住呢。

后两句转到正题:本来重阳节该一起插茱萸登高,像古人那样写诗作赋的,现在兄长约好了却没来,所有期待都落空了。"故国茱萸"暗用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境,但更妙的是"已全虚"三个字——像吹破的泡泡一样,把筹备多时的雅兴一下子戳破了,让人读着忍不住会心一笑。

全诗把一次爽约写得既风雅又接地气,用历史典故撑起架子,又用生活化的失落感填满血肉,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原来古代文人放鸽子时的郁闷,和咱们今天也没什么两样。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