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重午》描绘了端午节时一个老人孤独衰弱的形象,以及节日氛围与个人境遇的对比。
前两句写老人准备夏衣的场景,用"熨斗薰笼"这种生活细节带出夏日气息,但马上转折到老人身体比去年更衰弱的事实。"独"字点出他的孤独。
中间四句写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喝菖蒲酒、挂艾草驱邪、吃粽子、系五彩绳。但老人对这些习俗的态度很复杂——"十分劝"的酒喝不下去,艾草只能勉强当药,甜粽子也提不起兴趣,那些祈福的彩绳更像是自我安慰。这些热闹的习俗反而衬托出他的凄凉。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老人自嘲像小孩一样任性("小儿造物"),明明该吃药养生,药里却混着蜘蛛网("纲丝"),暗示他连基本的照顾都得不到。这个意外发现蜘蛛网的细节,生动表现出老人被忽视的处境。
全诗通过端午节这个特定时间,用一系列节日元素与老人状态的强烈反差,展现出一个被遗忘的老人的孤独晚景。热闹的节日氛围非但不能带来欢乐,反而成为寂寞的放大器。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这种令人心酸的对比。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