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其二

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
贝锦有言谗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
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秋天时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又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第一联“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
过去秋风曾陪伴被贬的官员归来,如今又到秋天,心情却更加悲伤。这里用“逐臣”(被贬的官员)暗示自己曾经遭遇过政治挫折,而“意转哀”则说明现在的处境更让他感到凄凉。

第二联“贝锦有言谗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贝锦”指花言巧语的谗言,“巷伯”是古代掌管街巷的小官,这里比喻小人。意思是小人用谗言害人,而自己却无法像战国时期的燕昭王那样招揽贤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小人当道、贤才被埋没的愤懑。

第三联“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
这两句写的是作者的日常生活:在简陋的土阶上拄着青藜杖散步赏月,在草阁里一边看花一边喝酒。虽然生活清贫,但透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最后一联“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
意思是到了晚年,自己已经知足了,至于“补天”(比喻治理国家、挽救时局)的重任,自然有更杰出的人才去承担。这里既有对自己年老无力的坦然接受,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总结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他经历过政治挫折,看透了小人当道的现实,但并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在清贫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最后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世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