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家

行衣乍脱喜还悲,仍似桑乾入梦时。
亲老幸邀天与健,家倾翻痛妇能持。
山田白露登新谷,篱落黄花发故枝。
欢捧一尊为母寿,阿奴不道有归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抵家》描绘了一个游子久别归家的复杂心情,既有团聚的喜悦,也有对家庭变故的感伤。全诗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普通人回家的真实体验。

首联"行衣乍脱喜还悲"直接点明矛盾心理——刚脱下旅途衣裳,欢喜中夹杂酸楚。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当年在桑乾河做梦梦见回家一样恍惚。这里用"桑乾入梦"的比喻,暗示多年未归的漂泊。

颔联写诗人对家人的心疼:庆幸父母健在("亲老幸邀天与健"),却痛心发现家道中落("家倾"),全靠妻子苦苦支撑("妇能持")。一个"翻"字道出意料之外的震惊,也暗含对妻子的愧疚。

颈联转向田园景象:山田里新收的稻谷还沾着白露,篱笆旁的菊花在老枝上绽放。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新谷"与"故枝"的对比,暗示虽然家境变化,但生命仍在延续,透着温暖的希望。

尾联最动人:诗人捧着酒杯为母亲祝寿("欢捧一尊为母寿"),而母亲却喃喃自语说没想到孩子真能回来("阿奴不道有归期")。这个细节生动展现母亲日日期盼又不敢期待的心理,比直接写"母亲多想念"更有感染力。

全诗就像一组生活镜头:风尘仆仆的归人、操劳的妻子、惊喜的母亲、带着露水的庄稼、秋日的菊花......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饱含深情。它告诉我们:最动人的诗不在远方,而在回家时母亲那句带着哭腔的"你终于回来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