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描绘了香烟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以花香作比:薝卜花(栀子花)香气浓郁但外形普通,菖蒲花外形美丽但香气不足,而香烟却兼具形与香的双重美感——既袅袅生姿,又芬芳醉人。
中间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香烟的神奇:
- "范晔鼻何暇"暗指香烟气味迷人,让人无暇他顾;"王郎眼倍忙"则形容香烟形态缭绕,令人目不暇接。
- "沧海雾蒸""峨眉雪挂"以壮阔的自然画面,比喻香烟升腾时如海雾蒸腾般温暖,消散时又如雪山佛灯般清冷,形成强烈的感官对比。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如果能把香烟的形、香、神韵都抓住,就交给巧手的"孙娘"绣成艺术品。这里将虚无的香烟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对香烟之美的极致赞叹,也暗含对短暂美好的留恋。
全诗通过多角度的比喻和跳跃的想象,把香烟这一寻常事物写得灵动飘逸,既有视觉的柔美,又有嗅觉的芬芳,更透着一份超然物外的禅意。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