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廉邵莲属题罗山人聘所仿董北苑潇湘卷子

屡题潇湘图,一诣潇湘境。
潇湘人不见,独雁时相警。
朅来得遇湘浦人,纸上瑟瑟秋将分。
山楼豳风亭楚颂⑴,回望潇湘转增恸,万事寻思纵如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和感慨。诗人多次题写潇湘的图画,终于亲身到了潇湘这个地方,但心中所思念的人却不在身边,只有孤雁偶尔发出警示的叫声,增添了几分孤寂。

诗人在这里遇到了湘浦(潇湘水边)的人,看到画中的秋景仿佛即将进入深秋,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他站在山楼和豳风亭之间,回望潇湘,心中更加悲痛。尽管他知道很多事情可能只是梦中的幻象,但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通过潇湘的景色和孤雁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即便知道一切可能只是虚幻的梦境,诗人仍然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纠缠。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思念。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