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次许师咏竹

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
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荐福寺看到竹子时的心境感悟,用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智慧。

前两句"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是说:人生就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与其纠结去向,不如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这里用"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用"翰墨"代表踏实的学习。

后两句"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更具体:时常对着竹子("此君"是竹子的雅称)吟诗作对,哪怕只是写出七个字的诗句,也比呆呆坐着争论"幡动还是风动"这种玄虚问题更有意义。这里暗用了禅宗典故(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但作者认为与其空谈哲理,不如实实在在地创作。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浮云"和"竹子"两个简单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
2. 提倡务实的人生态度,反对空谈
3. 把禅意融入日常生活,说明真正的修行就在写字吟诗这样的平常事中
4. 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比如"七字"代表短诗,"辩幡风"代表无谓争论

诗人通过日常小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专注当下、踏实做事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就像竹子始终挺拔向上,人也要在平凡中坚持自己的追求。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