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萱

明月沉海底,孤云散梧枝。
遗此丹山雏,哀哀枝上啼。
竹花终再实,逝水不复西。
邈矣返哺慈,□痛亦何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

前四句用"明月沉入海底""孤云飘散在梧桐枝头"的意象,营造出寂寥清冷的氛围。这里暗喻亲人离世,就像明月沉落、云彩消散一样不可挽回。"丹山雏"(红色山中的幼鸟)在枝头哀鸣的画面,生动表现了诗人失去依靠的孤独与悲痛。

后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哀伤:竹子开花后还能再结果实,但流逝的江水永远不会倒流——暗示生命逝去就永不复返。最后两句直接抒情:再也无法报答亲恩("返哺"指乌鸦反哺的孝心),这种遗憾和痛苦让人无可奈何。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明月沉海""孤云散枝"喻死亡,用"竹花""逝水"讲生命规律,用"雏鸟哀啼"写自身处境。这些自然意象既优美又充满感染力,让读者能通过具体画面体会到诗人刻骨铭心的丧亲之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