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阁四首为司马汪公赋阁在千秋里中 其二

缥缈飞楼大谷傍,雕题遥接海云长。中原雪色高黄阜,太乙星精下紫阳。

五柳庄前蓬作户,百花潭上草为堂。却思香案紬书日,十二楼头侍玉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千秋阁"的高楼,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想象。全诗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这座楼阁的壮丽与神秘。

前两句写楼阁的位置和外观:高楼矗立在大山谷旁,精美的雕花屋檐仿佛一直延伸到海天相接的云彩处。这里用"缥缈"形容楼阁若隐若现,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楼阁的神奇:中原大地的雪景映衬着楼阁的金黄屋顶,天上的太乙星化作紫阳真人降临此处。这里既有现实中的雪景,又有神话中的仙人,虚实结合。接着又用陶渊明"五柳先生"的草堂和杜甫"百花潭"的草堂作对比,暗示这座楼阁既有隐士的闲适,又有文人的雅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回忆过去:曾经在香案前整理书籍的日子,如今却仿佛在仙宫楼阁中侍奉玉皇大帝。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既有真实的景物描写,又有神话想象,把一座普通的楼阁写得仙气十足。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