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草堂

平生稷契志,漂泊几曾酬。
溪水犹前日,草堂空自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杜甫的草堂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他壮志未酬的一生。

前两句"平生稷契志,漂泊几曾酬"直指杜甫的人生理想与现实落差。"稷契"代表辅佐明君的贤臣,暗示杜甫想为国效力的抱负,但"漂泊"二字道尽他一生颠沛流离,理想始终未能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

后两句"溪水犹前日,草堂空自秋"用景物描写深化这种感慨。溪水依旧流淌,草堂却已物是人非,"空自秋"三字尤其精妙:既写草堂在秋日里的寂寥,又暗喻诗人内心的苍凉。自然景物永恒不变,反衬出人生际遇的无常。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悲怆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溪水""草堂"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况味。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呐喊更有力量,让人在平淡的语句中感受到深沉的人生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