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表面装得很清高(比如赤脚、假装聋哑),实际上是用这些花招来标榜自己有"识人之术"。诗人指出,真正的人才不需要靠这些外在表演来证明自己,就像"寻贤"的招牌本身并不能代表贤能一样。
诗中用三个层次递进:
1. 首句描写江湖相士的做派——光脚装聋,显得神秘莫测
2. 第二句点破关键:真正贤能之人不需要刻意表演"贤人"的样子
3. 后两句升华主题,说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些表面功夫,而是君王身边实实在在的治国箴言(座右铭)
全诗像一幅漫画,戳穿了那些打着"寻贤"旗号招摇撞骗的人。最后一句特别有力,暗示治国根本在于实际行动(座右箴),而不是搞这些形式主义的"寻贤"表演。就像今天我们说的"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批评的是社会上那些华而不实的作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