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燕子自喻,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中的处世态度。全诗用燕子作为主角,通过它的选择展现作者的人生哲学。
前两句写燕子(其实是诗人自己)在秋社(象征社会变革)时感到世事变迁,只能像弱小的燕子一样依附权贵("乌衣"代指贵族)。但接下来笔锋一转:燕子虽然寄人篱下,却保持尊严——它羞于轻易飞入华丽的房屋(象征不巴结权贵),宁愿守着孤巢独处(保持独立人格)。
五六句更深入地写生存智慧:面对鹰隼(象征迫害)要懂得远离危险,经历世态炎凉后更要明白处世分寸。最后两句最见风骨:就算逆风飞行显得无力(象征不随波逐流),也绝不为了讨好权贵("附热飞")而卑躬屈膝。
全诗最动人的是这种"柔中带刚"的态度:既承认现实困境需要妥协(托身乌衣),又坚守底线(不趋炎附势)。诗人像一只清醒的燕子,在乱世中既保全自己,又守住尊严,这种智慧对现代人仍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