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

相送斜阳外,相逢更几时?
共来荆楚地,还赋别离诗。
祖席杯堪把,河桥柳挂丝。
洞庭他夜月,千里系遐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汉阳旅途中送别好友蔡子汇去湘潭游玩的情景,充满了真挚的友情和离别的愁绪。

前两句"相送斜阳外,相逢更几时?"用夕阳西下的场景烘托离别氛围,一个问句道出对重逢的期盼与不确定。夕阳总是让人联想到离别,而"更几时"的疑问更添几分惆怅。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送别场景:在曾经一起游历的荆楚大地,如今却要写离别诗;饯行的酒宴上举杯共饮,河桥边的柳枝低垂。这里"柳挂丝"是双关语,既写实景,又暗喻离愁如柳丝般绵长不绝。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将来在洞庭湖畔的月夜,相隔千里的两人会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对方。这是化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把眼前的离别延伸到未来的相思。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通过夕阳、柳枝、明月这些经典意象,把送别时的不舍、对重逢的期待、以及别后的思念层层递进地表现出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朋友间"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的真挚情感,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