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偶忆

横街南巷,记钿车小小,翠帘徐揭。
绿酒分曹人散后,心事低徊潜说。
莲子湖头,枇杷花下,绾就同心结。
明珠未斛,朔风千里催别。
同是沦落天涯,青青柳色,争忍先攀折。
红浪香温围夜玉,堕我怀中明月。
暮雨空归,秋河不动,虬箭丁丁咽。
十年一梦,鬓丝今已如雪。

现代解析

这首《百字令》像一部浓缩的怀旧电影,用细腻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

开篇像镜头扫过记忆中的老街小巷,定格在一辆挂着翠绿帘子的小车上。这里暗示着与心上人的初次相遇,帘子缓缓掀开的细节,透着含蓄的心动。接着转到酒宴散场后的私语时刻,"低徊潜说"四个字活画出恋人间的窃窃私语。

中间部分用"莲子湖""枇杷花"这些鲜活的意象,勾勒出热恋时的甜蜜场景。"同心结"是古代爱情的经典符号,而"明珠未斛"的遗憾,引出了"朔风千里催别"的无奈分离。这里用珍珠尚未装满斛器(量具),比喻幸福时光太短暂。

下半段写别离后的思念。"同是沦落天涯"道出漂泊的辛酸,青青柳色本是送别意象,这里却说"争忍先攀折",凸显不忍分别的痛苦。"红浪香温"到"怀中明月"这段,用温暖的闺房画面反衬现实的孤寂,月光"坠落怀中"的想象凄美动人。

结尾处"暮雨空归""虬箭咽"(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像在哭泣)烘托出空虚寂寞。最后"十年一梦,鬓丝如雪"的对比,将漫长时光压缩成一声叹息,黑发变白发的形象让所有未尽之言都沉淀在这雪白的鬓角里。

全词就像翻看一本泛黄的相册,每个画面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作者把热恋的甜蜜、离别的苦涩、思念的煎熬和岁月的无情,都装进了这短短百字中,让读者看到爱情最动人的模样,也看到时光最无情的痕迹。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