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先生有表弟褚君跛一足先生呼为鹧鸪叟输赋入京求此诗
有叟有叟名鹧鸪,壮年意气亦豪疏。
豪行不顾一足拘,苦吟赢得全身癯。
有儿不令左右扶,独携短筇朝帝都。
县吏睢盱索官租,儿职催科翁代输。
输完妇子得宁居,老身健在百不虞。
西风官亭倾别壶,亭树哑哑啼乳乌,似是忧翁步趑趄。
乌不能言意有馀,何不啼向吴城隅。
豪行不顾一足拘,苦吟赢得全身癯。
有儿不令左右扶,独携短筇朝帝都。
县吏睢盱索官租,儿职催科翁代输。
输完妇子得宁居,老身健在百不虞。
西风官亭倾别壶,亭树哑哑啼乳乌,似是忧翁步趑趄。
乌不能言意有馀,何不啼向吴城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外号叫"鹧鸪叟"的跛脚老人的故事,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艰辛和坚韧品格。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先介绍主人公:这位老人虽然跛脚,但年轻时也是豪爽之人。他爱吟诗作对,把身体都熬瘦了。现在老了也不要儿子搀扶,自己拄着拐杖去京城。
2. 再讲他此行的原因:县里官吏凶神恶煞地催缴税款,老人心疼儿子工作辛苦,就代替儿子去交税。交完税家里才能安宁,他自己身体还算硬朗,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3. 最后用乌鸦啼叫的细节:在西风中的送别亭里,小乌鸦哑哑地叫,好像在担心老人走路不稳。诗人感叹:乌鸦啊,你既然这么有灵性,怎么不去城里(向官吏们)啼叫呢?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
- 用"鹧鸪""短筇"等具体形象,让跛脚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 "县吏睢盱"四个字就画出官吏凶恶的嘴脸
- 通过老人代子纳税的细节,展现父爱的深沉
- 结尾借乌鸦的啼叫,巧妙表达对贪官污吏的讽刺
最打动人心的,是这位残疾老人面对生活重担时表现出的从容和担当。他不要人搀扶、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态度,比很多健全人更显尊严。而最后对乌鸦说的话,又透露出普通百姓面对官府压迫时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