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香径

香山曲径采蘼芜,如绘西施拾翠图。
碧蘸罗裙春意透,红黏绣屧美人扶。
东风草长飞蝴蝶,南国花秾引鹧鸪。
十里芙蓉城外路,麋台游遍胜姑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美人采香的唯美画面,充满江南风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

1. 美人如画
开篇就用"西施拾翠图"作比,把采香女子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她提着裙子(罗裙)在草丛中穿行,绣花鞋(绣屧)沾着花瓣,整个画面就像工笔美人图般精致。这里用"碧蘸""红黏"两个动词,让裙摆染绿、鞋履沾花的细节活灵活现。

2. 春色撩人
中间四句用典型江南意象铺开春景:东风中飞舞的蝴蝶,花丛里啼叫的鹧鸪,共同构成动态的春之交响曲。"南国花秾"四字尤其精妙,不用具体写什么花,单是"秾"字就让人感受到花开繁茂、香气扑鼻。

3. 暗藏典故
结尾的"麋台"暗含深意。这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宫殿,诗人说这里比姑苏(苏州)更美,既赞美眼前景致,又悄悄把采香女子与西施联系起来,让整首诗的美人意象首尾呼应。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vlog:镜头先特写采香女子的裙摆绣鞋,再拉远展现蝴蝶鹧鸪环绕的春景,最后用历史景点作打卡地标收尾。诗人把简单的采香活动写得如诗如画,展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极致审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