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远在河南的朋友蒋莘田的回信,用亲切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欣赏。
前两句像是在唠家常:"老兄啊,自从分别后你的诗写得怎么样了?你家庭院的老树还在,但来做客的朋友渐渐少了。"通过日常景物带出友人近况,显得特别真挚。
中间四句像一幅生动的河南风物画:"雨季过后积水漫到门前,新生的蝉趴在岸边,荔枝刚开始飘香。"这是写河南的夏日风光。"你写的文章在当地大受欢迎,就像洛阳纸贵这个典故一样;你寄来的书信,让我想起嵩山少室峰的巍峨。"这两句既赞美朋友文采出众,又巧妙化用"洛阳纸贵"的典故。
最后两句突然闪回去年分别的场景:"还记得去年送你离开的地方吗?现在千里之外的广东百姓,都在仰望你这位父母官呢。"用回忆杀收尾,既点明两人交情,又暗赞朋友为官受百姓爱戴。
全诗就像一封文雅版的家书,把思念、赞赏、回忆都融入日常景物和典故中。最妙的是明明相隔千里,却通过"积水""新蝉""荔枝"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河南的夏日风光,感受到朋友的生活气息。这种跨越时空的细腻描写,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