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滩作出峡行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缕,寸挽退或尺。
旬宣愧罔功,征戍幸逭责。
仁哉圣主恩,有诏许归佚。
匆匆乘月下,初值朱明律。
常年桃涨后,此际梅潦溢。
危漩若釜沸,惊湍如矢激。
今年独何异,水势平於席。
仅添半篙绿,稳泛万顷碧。
纵横顺濆淖,隐见辨沙碛。
毋庸事盘滩,了不懼触石。
一日涪州岸,三宿云安邑。
滟澦露山骨,底柱屹中立。
巫峰披宿雾,奇哉翠欲滴。
建瓴高屋易,百里一瞬息。
安然中流坐,恍若前山失。
舟轻蜚鸟过,岸鴂脱兔疾。
伊滩以新名,此水虑微涩。
黎明报船步,数尺长一夕。
波臣信有助,棹师喜何剧。
前竿与后枕,橹六视听一。
招呼左右向,心手应相得。
所取无釐差,其矢如绳直。
载瞻洺川祠,不远西陵驿。
倏焉飞廉怒,卷起浪涛白。
篙篷掀欲舞,绠缆系惟亟。
凡我同舟人,相雇几动色。
兴言大川涉,畴为讯诸易。
古谚固有云,飘风终日。
须臾棹歌发,安危在漏刻。
衰迟嗟我生,险阻几身历。
萍梗遍江海,星霜老疆场。
此行亦良苦,岂敢计终吉。
始入凡四旬,今出仅更浃。
行止非人为,扶持有神力。
瓣香荐牲酒,对越寸衷赤。
自兹丘樊归,谨无以形役。
晚来贺平善,诗以纪其实。
现代解析
这首《过新滩作出峡行》描述了诗人乘船穿越险峻的三峡时的所见所感,并通过对比不同的航行情境,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平安归来的感恩。
诗的开头,诗人感叹蜀道艰险,尤其是逆流而上更是难上加难。他回忆起前年行船时,江水退去,石头裸露,船只只能依靠竹缆艰难前行,稍有不慎便会倒退或搁浅。那时的行程充满危险,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尽到职责,但也庆幸能平安归来。如今,皇帝恩准他归隐,他便匆匆乘船而下,开始了新的航行。
接下来,诗人对比了往年与今年的水势差异。往年江水汹涌,漩涡如沸水,急流如箭,而今年水势平稳,船行顺畅,不再担心触礁或搁浅。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江水的平静与航行的安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顺利航行的欣喜。
在航行过程中,诗人观察到两岸的景色变化。他看到了滟滦堆露出的山石,巫山峰顶的宿雾,以及如翠玉般美丽的山色。船行如飞,百里之遥仿佛瞬息而过,诗人坐在船中,恍若前山消失不见。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变幻无常。
然而,航行并非总是顺利。当船行至新滩时,水势微涩,船夫们需要齐心协力,才能确保船只顺利通过。诗人通过描写船夫们默契配合的场景,赞美了他们的技艺与勇气。随后,当狂风卷起巨浪时,船上的气氛骤然紧张,所有人都感到惊心动魄。诗人借此感叹,人生如同航行,充满未知与挑战,唯有依靠智慧与勇气,才能化险为夷。
最后,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慨自己一生中经历了无数险阻,如同浮萍般漂泊江海,如今终于平安归来,心中充满感恩。他通过祭祀神灵、献上牲酒,表达了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与感谢。诗人决定从此归隐田园,不再为世俗所累,珍惜当下的平安与宁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三峡航行的艰险与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平安归来的感恩。诗中既有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语言平实却富有哲理,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