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西梅翁
平生五岳有酷好,期入无穷求古道。
古道逶迤识者希,坐阅人间寒暑违。
几从敝屣捐妻子,更向灵都验生死。
姹女婴儿岂足奇,后天不老探终始。
尘债悠悠空里花,又如鸿爪迷汀沙。
炼心见说不离俗,住世谁能即弃家。
西梅老翁不嗜酒,结舍新城岁月久。
闻我幽栖独赏心,远携弱息供箕帚。
计年量配非我俦,感翁高谊辞复留。
商瞿五子亦迟暮,灵照终身知好修。
朅来长揖忽复去,儿女情深独无虑。
我愧山中木石居,君贪江上云山趣。
还家谈笑聚比邻,正是悬弧六十春。
舍西梅信应先到,早趁东风寄远人。
古道逶迤识者希,坐阅人间寒暑违。
几从敝屣捐妻子,更向灵都验生死。
姹女婴儿岂足奇,后天不老探终始。
尘债悠悠空里花,又如鸿爪迷汀沙。
炼心见说不离俗,住世谁能即弃家。
西梅老翁不嗜酒,结舍新城岁月久。
闻我幽栖独赏心,远携弱息供箕帚。
计年量配非我俦,感翁高谊辞复留。
商瞿五子亦迟暮,灵照终身知好修。
朅来长揖忽复去,儿女情深独无虑。
我愧山中木石居,君贪江上云山趣。
还家谈笑聚比邻,正是悬弧六十春。
舍西梅信应先到,早趁东风寄远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追求古道修行的人,和一位叫刘西梅的老翁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1. 修行者的追求(前12句):
诗人说自己一生痴迷于寻访名山,想探寻永恒不变的古道。但这条修行之路曲折漫长,能理解的人很少,只能独自看着人间岁月流逝。他多次放下家庭琐事("捐妻子"),去仙山验证生死之道。诗中提到"姹女婴儿"(道家术语)并不神奇,真正难的是参透生命始终的奥秘。他把世俗责任比作"空里花"(虚幻不实)和"鸿爪迷汀沙"(雪泥鸿爪,转瞬即逝),说明修行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但也没法彻底抛弃家庭。
2. 与刘翁的友谊(中间10句):
刘西梅老翁不喝酒,在新城住了很久。他欣赏诗人的隐居生活,特意带着女儿来帮忙照料("供箕帚"指做家务)。诗人觉得年龄差距大本不合适,但被老翁的情谊感动就留下了。用"商瞿五子"(晚来得子的典故)和"灵照"(唐代修行女子)作比,说明他们像知音一样珍惜这段缘分。
3. 离别与祝福(最后6句):
老翁突然告辞,洒脱得连儿女情长都不留恋。诗人自嘲像山里的木头石头,而老翁更爱江上云山的自在。最后想象老翁回家过六十大寿时,邻居们欢聚谈笑,而西边的梅花会先带来春讯,希望东风能早点把这份牵挂带给远方的朋友。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五岳求道"比喻精神追求,用"鸿爪沙汀"形容世事无常,意象生动
- 修行哲理(如"炼心不离俗")与生活细节(如帮女儿提亲)自然融合
- 结尾的"梅信东风"既呼应老翁名字,又寄托思念,余味悠长
本质上是在说:即使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也会被真挚的友情温暖;修行不在远离红尘,而在珍惜人间真情。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