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志远两浙巡宣卷

江东才彦夙超群,浙上巡宣更数君。谏院几陈匡国疏,分司常揭劭农文。

名高古亦来深忌,盗息谁堪策茂勋。却幸邦人诗史在,一篇留与四方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志远的官员在浙江一带巡视宣教时的政绩和品格。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联"江东才彦夙超群,浙上巡宣更数君"是说:志远本就是江东地区才华出众的佼佼者,如今在浙江巡视宣教时,更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才能。这里用"超群"和"数君"来突出他的优秀。

第二联"谏院几陈匡国疏,分司常揭劭农文"讲他的具体工作:在谏院(提建议的机构)多次上书匡扶国家,在分管的地方经常发布鼓励农耕的文书。说明他既关心国家大事,也重视民生基础。

第三联"名高古亦来深忌,盗息谁堪策茂勋"有点转折:名声太高自古以来就会招人嫉妒,现在连盗贼都平息了(说明政绩太好),反而让人不知该怎么表彰他的功绩了。这里用对比手法,既说他的能力,也说他的处境。

最后一联"却幸邦人诗史在,一篇留与四方闻"是总结:幸好有当地百姓用诗歌记录他的事迹,这篇文章会让四方都知道他的功德。说明他的政绩得到了百姓认可,将通过诗歌流传。

全诗通过"才能出众-勤政为民-招人嫉妒-百姓铭记"的脉络,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却遭人嫉妒的清官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即便官场复杂,但只要真心为民,百姓永远会记得。这种"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意义。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