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时

山云将雨过桃溪,晚脱万红何处溪。
年光也逐溪流转,已送啼莺过隔溪。

现代解析

这首《观时》描绘了一幅春天溪边景色的动态画面,用浅白的语言传递时光流逝的哲思。

前两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山间的云带着雨水飘过开满桃花的溪水,傍晚时凋谢的万片花瓣不知被水流带向何方。这里"万红"指代落花,"何处溪"的疑问暗示了自然变化的无常。

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时间本身:溪水奔流的样子就像时光的脚步,不知不觉中,连黄莺的啼叫声都已随着溪流飘到了对岸。诗人用"送啼莺"这个动作,巧妙地把声音也写成能被溪水带走的具体事物。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用"溪流"串联起四个画面:云雨、落花、时光、鸟鸣,让读者看到春天不是静止的明信片,而是由无数流动瞬间组成的生命长卷。最后留下的"隔溪"余韵,让人联想到那些已经逝去、再也追不回的时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