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山间静坐时的感悟,传递出一种超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生动的画面形成对比:第一句写修行者静坐山间,月光笼罩山峰的宁静画面;第二句突然转到尘世中忙碌奔波的场景,就像珍珠在盘中滚动般停不下来。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暗示着出世与入世的两种生活状态。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只要内心不被外物牵绊("无住著"),保持超然的心态,那么人生路上就没有真正的困难。这里的"路行难"既指实际的山路,也象征人生道路的坎坷。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简单的山居场景,道破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外在环境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我们是否自在的,其实是内心状态。就像今天很多人虽然生活在便利的现代社会,却依然感到焦虑;而诗中的修行者身处深山,却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种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境界,正是这首诗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