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间的离别之情,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君逢我""我送君"的对称句式,像镜头切换一样展现了两人相遇又分别的场景:当初在江边你来找我,如今在祠堂前我送你离开。地点从"江上"到"祠前"的变化,暗示着时间流逝和情谊的延续。
后两句的转折特别动人:你就要隐居西山,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只能望着洞庭湖的云彩思念你。这里"卧西山"用隐居的意象,"洞庭云"则化用"望断天涯路"的意境,把无形的思念寄托在可见的云朵上,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一幅水墨画,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江边、祠堂、西山、云彩这些意象的叠加,把朋友间那种"见不到却放不下"的牵挂表现得既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平淡中见真情的表达方式。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