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画面和典故传递了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一叶落,天下秋"用落叶知秋的自然现象,比喻见微知著的智慧。就像我们看到一片叶子落下就知道秋天来了,修行者也能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布袋今朝又解头"说的是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化身)每天解开布袋的典故。这里暗示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像解布袋一样每天坚持。
后两句用两个意象表达禅理:"古路不曾生寸草"说古老的道路寸草不生,比喻真正的修行之道纯净无杂念;"慈明何事过汾州"用禅师慈明路过汾州的典故,暗示修行不必刻意远求,当下即是道场。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用日常景象告诉我们,修行就在平凡生活中,要像观察落叶知秋那样保持觉知,像解布袋那样持之以恒,明白真理其实就在眼前,不必外求。这种将深奥禅理融入生活细节的表达方式,正是其魅力所在。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