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写给朋友杨实卿的回信,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逐客正伤南浦赋,高人遥致北山文"是说:我这个被贬谪的人正在为离别而伤感,却收到你这位高人从远方寄来的书信。"南浦"常指送别之地,"北山"则暗示隐居之所,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四句用三个典故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坛花月"指杨实卿像北宋诗人邵雍一样诗才出众;"玄圃方州"说他又像汉代大学者扬雄(字子云)那样学识渊博;"双笔健"则称赞他文采斐然。同时"转蓬十年"也道出了时光飞逝、人生漂泊的感慨。
最后两句是贴心的叮嘱:想念我的时候别想着来找我,因为南方"蜃雨蛮烟"(指潮湿多雾的恶劣环境)会把你困住。这里既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又透露出诗人对贬谪之地艰苦环境的无奈。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对比手法:将"逐客"与"高人"、"南浦"与"北山"、"诗坛"与"玄圃"等意象并置,既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又暗含了人生际遇的落差。诗人通过典雅含蓄的表达,把一封普通的回信写得情真意切,展现了传统文人以诗代简的独特魅力。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