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徐二十二的朋友参加科举考试后南归,诗人对他的感慨和思念。
前两句说朋友穿着青色官袍(刚当上小官)去京城考试,像汉代徐乐那样给皇帝上书(指参加科举)。这里用徐乐的典故,暗示朋友有才华但需要机遇。
中间四句是诗人对朋友经历的感慨:朋友不怕万里远行去追求功名,多年苦读("百年"是夸张,指长期用功);明明知道人生理想很难实现,却还是笑看自己当个小官也不容易。这里透露出科举考试的不易和官场的现实。
最后两句转到诗人自己:特别想念以前一起读书的同学,现在还有谁能一起在山里隐居做学问呢?表达了诗人对纯真友谊和自由生活的怀念,也暗含对功名之路的无奈。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读书人的共同经历:年轻时努力考试求功名,成功后却发现官场不易,反而怀念从前单纯的读书时光。诗人通过朋友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