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苏武牧羊的故事,用简单画面道出气节的力量。
前两句像电影特写:大雪天里苏武没东西吃,只能挖野鼠洞里的存粮充饥。"劳供亿"三字很妙,既说野鼠储备多得像国家粮仓,又暗指这点食物对挨饿的人只是杯水车薪。饥饿与坚持形成强烈对比。
后两句笔锋一转:为什么能忍饥挨饿?因为心中有本史册在发光。"青史编"代表留名千古的信念,"一昔为不食"用夸张手法说苏武宁可饿死也不失节,就像为守护史书而绝食。把抽象的气节比作看得见的书卷,顿时让精神力量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用"吃"与"不吃"的矛盾展开:吃野鼠是生存本能,不吃精神气节是更高追求。短短20字里,雪地、老鼠、竹简三个意象层层推进,把困苦环境中的坚守写得既悲壮又充满希望。就像在说:肉体可以受苦,但精神永远笔直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