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雨后初晴的田园风光,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前两句用燕子、斑鸠这两种常见鸟类来表现季节变化:燕子低飞说明刚下过雨,斑鸠鸣叫预示天要放晴。这种观察非常接地气,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一样。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破碎的云朵在蓝天飘荡,阳光从云缝里透出微弱光芒。雨后春笋快速生长,把竹林小路都占满了,田里的秧苗喝饱雨水显得格外肥壮。这些画面既有远景(云、日),又有近景(笋、苗),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最有趣:农人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里美滋滋的,干脆拿出酒来坐在草丛里喝起来。"班荆"就是随意坐在杂草丛中的意思,这种不拘小节的惬意,把农民朴实的快乐表现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不用任何华丽辞藻,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田园短视频,却能让人闻到雨后泥土的清香,感受到农人简单的满足。这种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捕捉,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