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午二首

蒲节殊乡借楚夸,绕城社鼓不停挝。
争歌神曲羞溪藻,遥送瘟船滚浪花。
世上莫非儿戏事,江头无奈客思家。
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蒲节)时江州(今九江)的热闹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节日盛况:
1. 首句说"虽然身处他乡,但这里的端午节比楚地还要热闹"——用"借楚夸"表示当地端午庆典比屈原故乡更隆重。
2. 二三四句生动描写庆典:全城社鼓不停敲响,人们争唱祭祀神明的歌曲,把扎制的瘟神船送入江中,船在浪花里翻滚远去——展现驱邪祈福的传统民俗。

后四句转入个人感慨:
5. "世上事都像儿童游戏"——看似热闹的庆典在诗人眼中转瞬即逝
6. "站在江边,我这个游子忍不住想家"——热闹反衬孤独
7. 想象此刻西湖(可能指故乡)的夜景:月下笙歌,红莲映着晚霞
8. 用"凉"字暗示心境,热闹的莲花与晚霞反衬出诗人的寂寥

全诗妙在:
- 先扬后抑,用热闹场景反衬思乡愁绪
- "瘟船滚浪花"等动态描写让千年民俗跃然纸上
- 最后两句色彩艳丽(红莲、落霞)却透着凉意,形成情感张力
- 把节日狂欢比作"儿戏",体现人生如寄的哲思

就像我们现代人过节时,看着别人热闹团聚,自己却更觉孤单。诗人用文字把这种复杂感受写得既鲜活又深沉。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