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南云慢·和少滨故宫杏花,用沈公述韵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
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
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故宫杏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写杏花的寂寞与衰败。"冷沼荒台"、"遮眼春光"等词句,营造出一种荒凉冷清的氛围。杏花虽然依傍着云日开放,但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就像"伶元"(古代乐师)的伴侣,梳着残妆,显得孤独凄凉。这里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比作失意的美人,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抒情。"泪滴铜仙"借用汉武帝金铜仙人流泪的典故,暗喻朝代更迭的悲痛。"深严藏室"、"带草成行"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故宫的肃穆与荒凉。"红桑换劫"指世事巨变,"葵麦玄都"化用刘禹锡诗句,表达物是人非的悲凉。最后以"暮雨吴歌"作结,将个人愁绪融入江南烟雨之中,余韵悠长。
全词通过杏花这一意象,将个人感伤与历史兴亡紧密结合,语言含蓄深沉,情感真挚动人。作者没有直接抒发感慨,而是借助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让读者在品读中自行体会那种对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