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庐山万杉寺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句“老干参天一万株”:
用“老干”形容杉树高大粗壮,像历经沧桑的老人一样挺拔;“参天”则强调树木之高,仿佛能碰到天空;“一万株”是夸张手法,极言杉树之多,形成一片茂密森林。这一句简单直接,却让人感受到万杉寺周围古木参天的震撼景象。
第二句“庐山佳处著浮图”:
“庐山佳处”点明这里风景绝美;“浮图”是佛塔的意思,说明寺庙的存在。诗人说,在这片美景中,佛塔静静矗立,仿佛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
第三、四句“只因买断山中景,破费神龙百斛珠”:
这两句最有意思,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好像有人为了独占这片美景,花费了神龙的无数珍宝(“百斛珠”形容代价极高)。这里的“买断”并非真的买卖,而是说万杉寺的景色太美,仿佛是天价换来的,连神龙都愿意付出巨大代价。
整首诗的精髓:
诗人通过夸张和想象,把万杉寺的景色写得既宏伟又珍贵。前两句写实,后两句虚写,虚实结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无价。同时,“神龙百斛珠”的传说色彩,也为诗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人对这片山林心生向往。
魅力所在:
语言通俗却生动,没有复杂辞藻,但画面感极强。读完仿佛能看见古寺掩映在参天杉树中,而“神龙献宝”的想象又让景色多了份神话般的吸引力。诗人其实是在表达:真正的美景是无价的,再多的财富也换不来自然的馈赠。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