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末寄徽之大敬二兄

凤城新雨馀,凉气袭衣带。
濊濊铜沟鸣,宛若水下濑。
何为坐烦缛,宫漏日相待(新功令每日赴午门坐班)。
故园松桧间,灌莽迷薆薱。
我有老同砚,名者徐与蔡。
奇文埽人荒,高瞩出天外。
投簪愿追随,欲去转留碍。
长跪作素书,飞鸿渺何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京城值班时的孤独与对故乡友人的思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四句写景:京城刚下过雨,凉风吹动衣带,宫墙边的铜沟流水声像山间溪流一样清脆。这里用清新的雨后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闷。

中间六句抒情:诗人抱怨每天都要去午门值班的枯燥公务,不禁想起故乡松树间的幽静,以及两位才华横溢的老友(徐和蔡)。他们写的文章超凡脱俗,眼界开阔,让诗人很想辞官回乡与他们相聚,却又因现实阻碍不能成行。

最后两句点睛:诗人只能跪坐着写这封寄不出的信,望着天空感叹:传信的鸿雁在哪里呢?这个开放式结尾特别打动人,把想说又不能说的惆怅、想见又见不到的无奈都融进了"飞鸿渺何在"的叹息中。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热闹的京城vs幽静的故乡,枯燥的公务vs自在的文人生活,想走又不能走的矛盾心理。这些对比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古代文人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挣扎,以及真挚的友情带来的温暖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