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转春的自然画卷,同时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用"北风扫落叶"的景象,比喻人经历磨难后回归本真。就像树叶落下露出光秃的树枝,人褪去外在浮华才能显露赤诚之心。
中间部分用"百川归海"和"细针入芥"的比喻,说明万物终将回归本源。诗人提醒我们:真理就在眼前,不必向外苦苦追寻,内心本有的智慧能照亮古今。
最后两句写春天悄然来临的征兆:门外的冰雪开始融化,四周山林的松涛声如同木龙吟唱。这里用冬去春来暗示:只要保持本心,终会迎来生命的觉醒时刻。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层层递进,传递出"返璞归真"的禅意。告诉人们要像等待春天一样保持耐心,在平凡生活中体悟本心自性的光明。
释慧晖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