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亭赏梅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梅花初绽的惊艳:紫色的花萼托着金色花蕊,一朵白梅抢先开放,周围的花朵还稀稀疏疏。这里用"破白"形容第一朵梅花的绽放,就像打破冬日沉寂的宣言,充满生命力。
中间四句充满生活情趣:诗人猜测这早开的梅花,要么是黄昏时与参星约会的结果,要么是和春风偶然相遇的缘分。接着笔锋一转,写楼上有人停下抚琴的手("横玉"指古琴),田边有人代替远方朋友写信,这些日常场景与梅花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别有深意:诗人说浑浊的河水照不出梅影,不如引山泉修条石渠。这既是实写赏梅环境,也暗含"要保持高洁,就要远离浊世"的人生哲理。
全诗妙在:
1. 观察细致,用"紫萼金须"写梅色,"一花破白"写梅姿
2. 把梅花拟人化,说它像去约会、遇春风,活泼有趣
3. 由赏梅自然过渡到生活场景,最后升华出人生感悟
4. 语言清新自然,像"楼上停琴""代友写信"都是接地气的表达
诗人通过赏梅这件小事,写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