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严子陵钓台、拜谒子陵祠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隐士典故,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桐江(富春江)水势浩荡,像千层波浪奔涌而下,而江中巍然屹立的钓台如同砥柱般稳固。两岸青山相对而出,江水在中间像一匹白练般曲折回旋。这里用"千叠""砥柱""匹练"等比喻,让江景显得既磅礴又灵动。
后四句转入抒情:想起当年严子陵(东汉隐士)披着羊裘独来独往的潇洒,如今诗人自己又乘船重游此地。看到高飞的鸿雁远去,诗人停下饮了一半的浊酒,暗含"不愿与世俗同流"之意。最后两句特别巧妙,用鸿雁高飞比喻理想人格,用"浊酒"暗指现实世界的纷扰,形成精神境界的对比。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山水之美和人文情怀融合在一起——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高尚人格的衬托,而历史典故又让山水有了文化深度。诗人没有直接说"我要学严子陵",但通过停杯望鸿的动作,含蓄地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坚守节操的向往。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让诗意既清晰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