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陵钓台的壮丽景色,并借古喻今,赞美了东汉隐士严光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
前两句写景:桐江像一条细线从天都(杭州)流出,两岸风光秀美,两汉时期严光这样的高风亮节在当今世代已经很难见到了。这里用"一线"形容江水细长,"天都"暗指繁华都市,与后文的隐居形成对比。
中间四句写人:皇帝(汉光武帝)的宝座暂时留下了隐士(严光)的足迹,但云台(表彰功臣的地方)终究少了客星(指严光)的图像。严光只是因为喜欢山水之乐而隐居,并非为了逃避名声才来钓鱼。这里用"帝座"和"云台"的典故,突出严光拒绝做官、淡泊名利的品格。
最后两句抒情:试问当年严光垂钓的地方在哪里?只见凌空的峭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以问句作结,让读者在朦胧景色中感受隐士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在赞美严光的同时,也暗含对当下社会缺少这种高洁之士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结合,让读者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感受到隐士精神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