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三里桥取道德清

浙西只欠到湖州,三里桥头转却舟。
不到湖州妨底事,不如元不到桥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生活中的小纠结:作者本来想去湖州玩,结果在三里桥临时改主意拐弯去了德清。事后又有点后悔,觉得既然没去成湖州,当初还不如别拐这个弯。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开头像发朋友圈定位:"浙西就差湖州没打卡了",透着点小得意
2. 转折特别真实:到了岔路口突然变卦,像极了我们旅游时"来都来了,要不换个地方?"的瞬间
3. 结尾的懊恼很生活化:像极了网购凑单失败后"早知道不凑了"的碎碎念

诗人把现代人"选择困难症"的心理活动,用800年前的文字精准捕捉到了。最有趣的是"妨底事"(能耽误啥事)这个口语化表达,就像现在人说"又不会少块肉",让整首诗充满烟火气。

这种日常小情绪能写成诗,正说明:古人也会为"改行程后悔"这种小事纠结,和我们没什么不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