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为费贻歌

节义至仁费奉君。
不仕乱世。
不避恶君(○《华阳国志》犍为士女赞。)。

现代解析

这首《蜀中为费贻歌》虽然短小,却用大白话刻画了一个有骨气的清官形象。

前两句"节义至仁费奉君"像人物速写,直接点出费贻的核心品质:既坚守原则(节义),又心怀仁爱(至仁)。这里的"奉君"不是愚忠,而是指他对待职责的认真态度。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凸显他的性格:"不仕乱世"是说他在社会动荡时不愿同流合污做官;"不避恶君"则表现他面对坏领导时不躲闪,而是直面问题。这种"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特别难得——既不会为了权力放弃底线,也不会因为领导不好就撂挑子不干。

全诗像枚棱镜,通过费贻这个典型,折射出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在浑浊的官场中既保持清醒,又坚守责任。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对现代人处理职场关系、社会交往依然有启发——既要守住道德红线,也要有担当的勇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