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西斋窦晴山顾雍里二僚见过二首 其二

引领见明月,遥从东方吐。
团团清汉悬,隐隐高城度。
素节已轻飙,新凉稍多露。
苍然林外山,含景美遐顾。
情忘澹空明,形骸息喧鹜。
从容携手欢,开奖同心晤。
耽玩不知晏,尔我自成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闲适心境。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自然美景(前八句)
诗人抬头看见明月从东方升起,像银盘一样悬挂在清澈的银河中。月光悄悄掠过城墙,秋风送来丝丝凉意,草叶上凝结着露珠。远处苍茫的山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优美,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这里用"团团"形容满月,"隐隐"表现月光流动,动词"吐""悬""度"让夜景充满动感。

2. 心境转变(中间四句)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尘世烦恼都消散了,内心变得澄明宁静,连身体都忘记了疲惫。这里"澹空明"三个字很妙,既写月光的清澈,也喻指心境的通透。

3. 知己之乐(后四句)
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赏月,敞开心扉交谈,沉浸在美景和友情中,完全忘记了时间。最后"尔我自成趣"点明主旨:不需要刻意追求雅趣,与知己相处本身就是最自然的快乐。

全诗亮点在于:
- 把月光写得既明亮又温柔,像会流动的水银
- 通过"忘情""息喧"等词,展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禅意
- 结尾的"自成趣"道出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刻意而为的真趣

就像现代人和好友在阳台赏月聊天,不知不觉聊到深夜那种纯粹的快乐,古人用更诗意的语言记录了这种美好体验。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